要想在面試中成功地殺出重圍,就必須破除面試官設下的一道道陷阱。面試作為時下新新人類,步入職場的唯一正規通道,已經創新升級,由傳統化向奇葩化思維進行了演繹。
面試官們為了才鑒別出適合自己公司發展的人才,嘔心瀝血,發揮聰明才智,在短短的面試環節中,不僅要測試求職者的應變能力,更要測試其的邏輯思維、創新觀點、靈活性等多元化面試要求。
小森是今年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他已經面試了3家公司,但總感覺到不太喜歡,抱著再試試的想法,小森最后來到了58同城,選擇了一家自己心信已久的公司,投遞自己的簡歷。
很快,小森就收到了這家公司的面試邀請,當他來到面試現象,一看密密麻麻的求職人群時,小森深切地體會到求職的壓力,但他很喜歡這家公司,想用盡全力爭取一下。
這次面試共有三個環節:初試、筆試、面試。前兩個環節,小森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就順利過關,但是到了最后臨門一腳之際,面試官卻提出了這樣一個奇葩的問題:什麼東西左手能拿,右手不能拿?
第一位面試者,高高大大的男生,他在面試官話音剛落就利索地回答說:「沒有這樣的東西,凡是左手能拿的東西,右手都能拿!」面試官沒有任何表示,只是看了看下一位。
第二位面試者,微胖的男生,他想了想,說道:「雞!因為一首歌里,有這樣的詞,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背后背個胖娃娃,所以我認為是雞!」
面試官只是無奈地笑了笑,看向下一位面試者。第三位面試者,就是小森,他站起來,舉起右手,冷靜地說了兩個字:「右手!」當他看到面試官納悶地看著他時,他解釋道,左手能握住右手,但是右手能握住它自己嗎?所以右手自己不能拿右手。
面試官一聽,當場就錄用了小森。其實面試官在問這種問題的時候,他也并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只是通過面試現場這個特定的環境及面試者 自身的壓力,來看面試者的臨場發揮能力與思維導向。
小森就很好地用延展思維破解了習慣性思維定勢。這樣的人,在職場上,不管處于什麼壓力與困難環境中,都能積極面對,克服困難,利用創新思維破解舊制度的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