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做生意,成功和賺錢與否,受制于多種因素,其中,下屬是否死心塌地為你賣命,是否能形成強大的團隊戰斗力,十分重要,而要達到這個效果,關鍵又在于創業者和生意人自身的主觀努力。在這一點上,三國劉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以下通過對劉備馭人術的解讀,分享五點建議,創業、做生意,跟劉備學習,做到這五點,下屬死心塌地賣命,提升團隊戰斗力,賺錢不難。
一、要讓團隊成員有明確的、相同的價值觀
只有具備明確的、相同的價值觀,人們才能在較高層次上求同存異,才能形成強大的團隊戰斗力。劉備的理想是「匡扶漢室」、「拯救天下蒼生」,關羽、張飛、諸葛亮、趙云等人與其志趣相投,這一理想就成為團隊成員共同的價值觀,認可這個價值觀,自然能死心塌地為劉備賣命。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企業文化熱就已經風靡了全球管理舞台,許多企業紛紛將自己的追求用極其簡練的語句概括出來,冠以「企業哲學」、「企業精神」的名目,并力求在員工中達成共識,這其實就是明確化了的價值觀。創業、做生意,一旦讓團隊成員有了明確的、相同的價值觀,那就很容易形成一個死心塌地效命、戰無不勝的敢死團隊。
二、廣布愛心于團隊之中
同曹操、袁紹、董卓等人相比,劉備最具有辨識度的一個特點,就是具有高度的仁愛之心,他仁義待人,對身邊的每個人都十分之愛護,從不因為自己的「主公」身份而高高在上。對待關羽、張飛、趙云等人如親兄弟一般,對待普通士兵和老百姓,也是充滿仁愛之心,這正是他成就大業的根基。
在團隊管理中,廣布愛心也是最得人心的馭人術。比如,日本索尼公司就很注重用親情感化職工,公司內的領班、工長每天早晨用五分鐘時間開個短會,與當班的工人會面,一旦發現誰的臉色不好或情緒不高,就總是要問清原因,若存在困難,公司就都會設法幫助解決,這種做法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為公司努力工作的積極性,讓其死心塌地為公司賣命。
三、善于化解團隊成員間的矛盾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任命其為軍師、中郎將,待之甚厚,以「如魚得水」稱之。關羽、張飛大為不滿,覺得諸葛亮是沽名釣譽之輩,根本看不起他。劉備一方面從中協調,一方面讓諸葛亮全權指揮作戰,甚至自己也得聽命,讓其迅速建功,令關、張心服口服,從而消除了矛盾,可謂是煞費苦心。
創業、做生意,團隊成員愈多,越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大家在一個鍋里輪勺,難免會有磕磕碰碰。這時,作為領導,創業者和生意人也要善于調停,提升團隊凝聚力,讓團隊成員不僅死心塌地為自己效命,彼此之間也要團結一致。
四、注意抑制團隊內部派系的消極作用
在劉備團隊的內部,派系是較為復雜的:劉備、關羽、張飛是結義兄弟;劉備與糜竺、糜芳是夫舅親戚;趙云與劉備是莫逆之交;諸葛亮與龐統是「草廬朋友」,黃忠與嚴顏是同病相憐的老將等等。不能否認,這些派系關系對實現統一團隊的目標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不能忽視它的消極影響。當派系小團隊的利益與團隊整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它所表現出的破壞作用尤為突出。比如,關羽遇害后,劉備為了兄弟義氣,不顧大局,不聽勸阻,親率幾十萬大軍討伐東吳,給關羽報仇,許多文臣武將嘴上不說,卻心藏不快,連諸葛亮都無法阻止,為劉備之后的大敗埋下了伏筆。
創業、做生意,在做到一定規模,團隊越來越大時,也會存在派系,如同學、同鄉、師生、親戚等,作為團隊領導,創業者和生意人也應從劉備身上吸取經驗教訓,注重對派系行為進行引導,使之發揮積極作用,抑制消極作用,以維護團隊的和諧統一。
五、注重團隊個體間的協調與配合
在劉備團隊中。諸葛亮、龐統可以作出謀劃策的軍師,張飛、馬超可以作沖鋒陷陣的將軍,組合起來便是一個智勇兼備的團隊。相反,劉備如果讓張飛、馬超出謀劃策,讓諸葛亮、龐統沖鋒陷陣,那麼,無論團隊內部怎樣和睦,都不可能打勝仗。
創業、做生意,一個團隊,在所有成員團結一致的基礎上,也應當進行科學的分工,使成員在各就其位、各展所長的基礎上,互相協作,彼此配合,如此,團隊戰斗力才能得到最大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