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宋朝人民的努力,雖然介于交通道路的不便利,以及交通工具的不發達,普通人都是選擇短途旅游和周邊游玩,但絲毫不影響對古代旅游業產生的效應。
簡單來講,宋代居民的旅游業,僅僅對當地飲食業、住宿業以及城市發展的影響就不可小覷。而且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可以說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成的。
宋代居民的游憩活動呈現出的特點:首先都城居民的游憩活動從兩個方面有了突破。一是時間上的突破。二是游憩活動的參與者更為大眾,更廣泛。其次是朝廷在居民游憩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起的組織、調控作用也越來越大。
在古代,居民游憩往往以這些形式出現:朝廷、城市的統治者、貴族以及文人墨客等社會中上階層的人士營造各種特色的園林、狩獵場 等場所,閑暇時參加圍獵、馬球、毽球、聽戲等游憩活動。
而其他廣大的城市居民則主要在茶館、酒樓、書場、集市等所謂的「市井」場所參與逛燈會、廟會、舞獅舞龍、品茶、聽書等游憩活動。
旅游空間的特征:1、社會性或開放性,是指它是面向社會公眾的,是為社會生活提供場所的,能夠滿足城市居民公共娛樂和休憩的場所。2、多樣性。城市公共空間可以以廣場、公園、街道等形式出現。在古代城市中可以以園林、茶肆、酒館、街道等形式出現。
1、貴族或者皇親貴胄
這類都城居民比較特殊,他們處于整個封建社會的最頂層,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深遠,大大促進了民間游覽活動的興盛。在關于宋代的史料中,我們常能看到皇帝「出巡」、「駕幸」、「燕射」的內容。
天下太平時,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就常常以出游的形式,以「與民同樂」的姿態來進行他們的游憩活動。拋開個別皇帝的個人愛好因素,其游憩活動不乏「做秀「的色彩。而跟在皇帝后面的,當然是一大幫皇親貴胄。他們一起構成了不容忽視的本地居民游憩群體。當然,北宋皇帝除了臨幸園林,還去寺院宮觀,而南宋皇帝的游憩活動主要是到御苑燕射或游覽西湖等。
2、官員
宋代立國以后,宋太祖為防武將奪權,就采取重文輕武的方針,以文治國,大力提倡享樂之風。
在皇帝的大力提倡下,宋代的官員們除了陪皇帝「臨幸」,受「賜宴」,「行樂」于園林外,他們自己也會游覽京城周圍的河山。3、普通老百姓
區別于皇室、貴族、官僚、僧眾等的一個全稱,包括商人、手工業者、市民階層等。兩宋平民在都城的游憩活動內容是多方面的,如燒香拜佛,節日游樂,盛夏乘涼,春日踏青,觀劇及雜技,祭祀性的游娛活動,聽經,相國寺購物游等。
平民在游憩活動的時間和地點方面,有著特定的規律。在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進行游園活動的時間限制和身份限制最大,一般集中在皇家園林、私家園林特定的開放時間,才有大規模的民眾游園活動,而宗教園林和城市中的公共園林,城市居民所受限制就相對小得多。
宗教園林允許百姓進門參觀、求神拜佛,在特定的宗教節日時,更會有大規模的佛事活動,并形成帶市場性質的廟會。
如著名的相國寺廟會。因為對萬姓的開放性,而「游人如織」,成為城市居民理想的游憩場所。北宋時期,對外的經濟文化的交流是極為活躍的,貿易范圍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東京成為國內、亞洲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主要的交往國家有遼、西夏、高麗、大食等。宋朝和周邊的國家在節日、皇帝生辰時互通往來,當外國使節來朝時,宋朝皇帝就會舉行「賜宴」、「射宴」。
5、應試的學子
隨著士族勢力的鏟除以及門閥觀念的消失,經隋唐五代,尤其是到了宋代,科舉制度漸趨成熟,并在制度上建立起種種規范措施,如皇帝親自殿試,考試實行糊名制等,給科舉人士打開了方便之門。一時間,到京城應舉人數劇增,到處都是讀書應舉的人,為求功名奔波于漫漫求仕途中的場景歷歷可見。
1、游歷園林
宋代居民最愛游歷園林,這里的園林包括皇家的、私人的、以及很多寺中也建有觀光園林,在宋代特殊的社會經濟背景下,園林的開放程度自然不能拿來與今日同比,雖然這些園林起初建造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園林主人的游憩需求,但是後來部分定期向平民開放,兼具了一些開放性,所以這些園林也屬于本文研究的范疇。
另外,園林的建造風格往往是以水而建,北宋時期的汴京,河流密布,是一個北方的以水路交通為主的都城。主要的河流有汴河、金水河、惠民河、五丈河。由于水體在園林景觀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沿河利用水里之便而建的園林比比皆是。
2、寺廟宮觀
許多宮觀寺廟,風景絕勝,是最佳的旅游勝地。尤其是在宗教節日里,更是游覽者首選的祈福旅游勝地。北宋東京的天清寺,環境優美,建有繁塔,高大宏偉,宋人常到此游覽,登塔觀看東京市容另外,寺廟宮觀具有的開放性特征,也是吸引眾多居民前往游憩的原因。
這里不光普通百戲燒香拜佛,連皇帝大臣也常常前往。寺廟不光舉辦佛事活動,還舉辦世俗的商品交易活動。3、茶肆
茶坊在唐代時見于記載,北宋東京街市上有不少。北宋東京的茶坊,大小規模的茶坊和酒樓相組合而分布,遍布全城,方便都城居民的休閑與社交活動。
4、瓦子集市
是由于街頭藝人在交通要道旁的空地上表演而發展形成的。北宋開始在各大都市中流行,到南宋有更大的發展。瓦子里表演雜劇、曲藝、傀儡戲、影戲等,是群眾性綜合性的通俗文藝表演場所,同時也是個市場。
并且瓦子分布廣,是居民游憩的重要場所。誰說古人不逛街?北宋東京的街坊,把商業區和居民區打成一片,在許多重要的交通便利的街巷中,發展出了許多繁榮的市場,以東西南北四條御街最為繁華。
這些繁華的「街市」是由新興的酒樓、行市、茶坊、食店、瓦子以及其他日用品商店組成的,適應了眾多居民生活上的需要,同時也為居民游憩活動、交流提供了場所。
6、沿河橋市
開封城內和四周有四條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都通過護城河互相溝通。汴河橫穿城的東西,而且是南北大運河的一段,是城市供應、商業經濟的主要交通線,宋代經汴河運輸的糧食達五六百萬石,汴河的暢通河淤塞對城市發展繁榮關系至為密切。
五丈河通東京附近各河道河地區,這兩條河,一在東南直通城西,一在東北,形成了市內幾個商旅交通最繁盛的地區。
7、南宋臨安街市
臨安城內的主要街市,最繁華的要推御街。御街的興建,是為了政治上的需要,特別是為了適應元旦和冬至大朝會以及「四孟」駕出朝獻景靈宮的需要,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御街成為都城中最熱鬧繁華的街市,成為經濟交流的中心。它在經濟、居民游憩活動上所起的作用,遠遠超出它在政治上的作用。
8、郊外自然風景區
城外西湖的蘇堤更是綠樹成蔭,夾道雜種花柳,花木數百種。另外還有小新堤夾岸種柳,栽種樹木不僅有裝點城市的作用,還能為出游的人們遮陽避雨。這些廣植樹木、綠樹成蔭的地方,就相當于現代城市中的綠地。
9、商業中心
從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東京,城南州橋地帶、宮城東南角樓直至內城北垣之舊酸棗門地帶,是東京最繁華的市區,大型茶樓、酒肆及瓦子,集中在這些鬧市中。
另外,在東京城的廓內,尚有兩處中心區,一為由內城朱雀門沿御道而南,直至蔡河龍津橋一帶之南廓中心商業區。另一處為內城曹門外朱 家橋一帶的東廓中心商業區。這兩個外廓中心商業區實際上是內城城南和城東 兩中心商業區的展延。東京居民在這些場所進行著頻繁的游憩活動,或是商品交易,或是請客吃茶,觀看表演等。
古人和現在人一樣,一般都是節日時間出門旅游的,唯一的不同是,古人選擇節日期間旅游,并不是因為只有節日才有假期,而且節日期間旅游的方式更多樣,更熱鬧。
1、元旦
這天,北宋朝廷準許京城百姓「關撲」三天。從早上起,百姓穿新衣,往來拜節,各坊、巷擺設食物、日用品、水果等。城市內街道上,如馬行街、潘樓街、州東門外等處,都搭起彩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等。其間開設歌館,車馬交馳,熱鬧異常。傍晚,連貴家婦人也出游,入場觀看「關撲」或進店飲宴。
2、上元節
也就是元宵節;東京城張燈五天,各地三天,城門弛禁,通宵開放。市民群集御街,城市里表演的節目豐富。
3、寒食和清明節
自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為寒食節,東京城內的百姓紛紛出城掃墓,客居外地者,登山望墓而祭,城市居民乘此攜帶酒食春游。
4、端午
宋代開始以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自五月一日到端午前一天,東京、臨安市中出售桃、柳、葵花、菖蒲、艾葉,端午那天家家鋪設在門口,吃粽子、五色湯圓等。宮中全天奏樂,南方很多地區賽龍舟競渡。
5、重陽
九月重陽,是我國古人登高的好節日,北宋開封地平無山,但郊外仍有不少可供登高的崗阜,這些崗阜多是歷代名勝,往往能多招引游客。
因為古代交通的不便,宋代居民的旅游方式都是以短途為主,恰恰是這種方式,卻影響了宋代城市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只因旅游業帶動的飲食、住宿、集市等發展,都不可估量。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系,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