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日推上有個熱門話題,網友分享「醫生說過的沖擊性話語」。
其中,很多鏟屎官介紹了帶自家毛孩子去看獸醫的特別經歷。
「貓咪19歲了,眼睛這麼閃亮,可能是甲狀腺有問題,來檢查下吧。」
醫生檢查后:
「沒有任何異常,只是因為太可愛罷了。」
因為貓咪干飯時會流淚,擔心是不是過敏,于是帶貓去看醫生。
醫生:「這個貓咪呢……」
我:「嗯嗯……(咋了呢,是重病嘛……)」
醫生:「只是因為飯太好吃,貓咪感動到流淚罷了。」
醫生:「那啥,狗狗做完絕育手術后,有些注意事項哈。」
我和母親:「好的!!(認真臉)」
醫生:「這狗狗挺聰明的,所以請不要對它說‘還好吧?很痛吧?’之類的話。狗狗可能會以為自己沒救了而絕望。」
我和母親:「會絕望啊……」
父親:「貓咪小小的,不怎麼吃飯,我非常擔心。」
醫生:「啊……這只小貓咪一不注意就——」
父親心慌:(一不注意就……?)
醫生:「就會長成特別大的貓,看這大爪。」
果然如此!
我:「家里的兔子,感覺膽子太大了。
我稍微把手伸進籠子,它就上來咬。家里的狗,它也不怕,和印象中兔子的性格完全相反啊。」
醫生:「啊,偶爾是有這樣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頂點的兔子。」
妹妹:「貓咪老是不睜大眼睛,是眼睛有問題嘛?」
醫生:「沒有任何問題,它就是不想睜大眼睛,沒啥干勁罷了。」
我:「我家倉鼠吃南瓜的時候,感覺眼珠子睜得老大快要飛出來了。擔心是不是過敏啥的……」
醫生:「噢這樣啊。其實不是南瓜對倉鼠身體有害,只是因為太好吃了,倉鼠興奮的。」
貓咪1歲左右的時候,總是團著身子待在玄關那,也不吃飯。
我感覺擔心,就帶貓去了醫院。
結果醫生說是「青春期」。
母親:「這貓小時候還好,長大了后,看到家里的人和狗狗靠近就生氣哈我們……這是哪里不舒服嘛……」
醫生:「啊,這是因為它覺得自己是高貴的存在,不想被庶民隨便觸摸,所以生氣!」
圖一:
醫生:這只貓隨著成長,可能會變白一點呢~
圖二:
醫生:倒也沒想到能變這麼白……
獸醫:「這只貓,真的17歲了?感覺它前腿的肌肉還挺發達啊。」
我:「是的吧。」
醫生一邊撫摸著貓咪一邊說:
「真結實啊,這全是肌肉啊。9.4公斤的貓,卻沒啥贅肉。」
「它要是暴走的話,咱們也沒啥辦法呢。」
我:我家貓咪,可能視力有問題!
醫生:誒!?
我:它掉進浴缸2次,玩的時候,很快就把玩具搞不見了!
醫生:這可不妙!趕快檢查一下。
檢查后……
醫生:貓咪視力沒有異常,只是注意力不集中罷了。
我:可它是貓啊……?
醫生:注意力不集中。
狗狗剛來家里的時候。
鏟屎官:「狗狗腹部好像出疹子、長痘痘了?」
醫生:「這是……咪咪啊。」
貓咪來家里后不久,突然開始喵喵叫了。
以防萬一,帶它去看醫生。
醫生:「阿諾,妳是不是經常跟貓說話?」
我:「是有跟貓說話。」
醫生:「原來如此。這只貓咪是受到主人的影響,也變得愛說話罷了。」
我:「只是愛說話罷了啊。」
畢竟毛孩子們不會說話,
鏟屎官有時看著擔心,可能就產生了「誤會」。
沒事就好,希望毛孩子們都健健康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