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
廣州第十一橡膠廠
中國第一只避孕套
正式產出
此后的幾十年
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
逐漸成為千千萬萬個家庭
必備的生活用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
在避孕套誕生之前
中國的古人都是怎麼避孕的呢?
帶草避孕
「帶草避孕」主要使用在明清時期,也被稱為「裝草避孕」或「夾草避孕」。
這種避孕方法的制作過程比較復雜。首先需要將草藥曬干,然后將其打成粉末,再加入明礬、石灰等物質混合制成一種粉末。
接著,將這種粉末用一塊綢布或紗布包裹起來,制成一個長約10厘米、寬約2厘米的「藥包」。
最后,將這個藥包塞入女性的私密部位,以達到避孕的目的。
這種避孕方法的原理是,通過藥包中的草藥產生化學反應,使得宮頸粘液變得黏稠,從而阻止小蝌蚪通過宮頸,達到避孕的效果。
但是,這種避孕方法的成功率并不高,不少人使用后仍然懷孕。而且由于藥包使用時需要放入陰道,容易感染細菌導致婦科疾病。
節欲避孕
古代人也嘗試過「節欲避孕」的方法。
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種方式強調節欲自律,通過節制[性.行.為],減少頻率和時間,以達到避孕的效果。
當然現在的我們都知道,「減少次數」是無法達到避孕的效果的,但古代醫學水平有限,對人體的生理常識認識不足,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減少[性.
行.為]來達到避孕的目的,才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雖然這種方式并不能真正實現避孕的效果,但至少不像下面的方式一樣,給身體帶來額外的傷害。
口服水銀避孕
只是看名字就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避孕方式。
口服水銀避孕,是中國古代極具代表性的避孕方式之一,可以追溯到唐代。
當時,一些醫生推崇口服水銀可以「養陰益精」,并且還能夠避孕。但其實是利用水銀的劇毒作用,殺死精子、卵子,從而達到避孕的目的。
水銀的副作用很大,長期口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損傷和危害,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到了近代,盡管一部分人已經意識到水銀的副作用和危害,但它仍然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避孕藥物。
直到現代科學證實了其毒性和危害,才逐漸停止了水銀避孕法的使用。
麝香、藏紅花避孕
和「口服水銀」相同原理的,還有「麝香、藏紅花避孕」。
明清時期,麝香和藏紅花被廣泛用于避孕。這是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且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殺死精子和卵子,達到避孕的目的。
不過,這些草藥的使用方式并不精確,容易出現過量或使用不當的情況,可能會導致中毒或其它不良反應,如草藥過敏等。
和口服水銀相比,麝香和藏紅花的避孕效果并不明顯,并且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風險,所以并沒有「口服水銀」傳播的廣泛。
魚鰾避孕
古代人也考慮過在「物理層面」阻斷小蝌蚪的前進,但受限于時代,他們選擇的材料比較辣眼——魚鰾。
魚鰾是魚類體內的軟骨,通常是被用作食材的。但在古代,魚鰾也曾被用于避孕。根據記載,這種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皇宮里的妃子們常常使用魚鰾來避孕。
使用魚鰾存在一定的健康風險,如果不正確清潔和處理,可能會引起感染。另外,使用魚鰾也可能會導致不適和刺激,因為它可能會刮傷女性的特殊部位。
而且,這種方法的效果也不穩定,使用過程中容易滑出、破損,導致避孕失敗。
除了這些
古代還有不少
離譜的避孕方式
比如「穴位避孕」
通過按壓女性臀部的穴位
來達到避孕的效果
以上的避孕方式
雖各有各的原理
但總結下來都有一個共同點
不靠譜!
幾乎都是在
犧牲女性健康甚至性命的前提下
來實現避孕的
所以說當下的避孕套
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
但它背后蘊含的
是科技的進步
和性意識的覺醒
對了
這次我們重點說了說
中國古代的避孕歷史
其實外國有更多奇葩的避孕方式
各位如果感興趣
我們下期繼續
博士一分鐘,姿勢漲不停
- 本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