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術
員工智慧
老闆法則
    
蘇軾:人活到極致,能忍,能讓,能原諒
2023/08/01

所謂成熟,就是看不慣的人和事越來越少。

作者:洞見yebo

學者寧冬梅說,蘇軾之所以成為蘇軾,最可貴的就是他能「齊得失,忘禍福」。

蘇軾大半生都在各地流放,飽嘗打擊與傷害。

但不管境遇如何,他始終保持豁達之心,容得下所有遇到的人和事。

正所謂, 眼寬能容世間事,心寬可諒天下人。

看懂蘇軾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不過是能忍,能讓,能原諒。

1

能忍

蘇軾在《賈誼論》里說:

「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人生一世間,不會萬事順遂,一味意氣用事,不但無法化解危機,還會帶來更多災難。

熙寧年間,蘇軾任翰林學士,與呂惠卿等新黨人物一向不和。

有次,聽到門生稱贊蘇軾聰明,呂惠卿不屑地說:

「堯聰明耶?舜聰明耶?大禹之聰明耶?」

言下之意,跟圣賢比起來,蘇軾根本算不了什麼。

對于呂惠卿的輕蔑,年輕的蘇軾不堪其辱,當即上書,斥責呂惠卿「窮奸極惡」。

可沒想到的是,其中一句「兇人在位,民不奠居」,卻被御史們抓住,說他對皇帝含沙射影。

皇帝大怒,便將蘇軾趕出京城,外放到杭州。

因一時沖動,蘇軾親手斷送了自己的仕途。

不僅如此,他還徹底得罪新黨,埋下了日后「烏台詩案」的禍根。

弘一大師說: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人唯有能忍,受得了毀謗和屈辱,保持定力,不斷修行,生活才會過得順遂。

《蒲松齡傳》里記載了蒲松齡坎坷的一生。

21歲,他首次參加鄉試,就名落孫山。

之后四十多年里,他逢考必敗,六十多歲還只是一個窮秀才。

多年以來,他都是別人眼中的笑話,甚至有人當面說他是個廢物。

面對羞辱,蒲松齡卻從不辯駁,每次聽到都轉身離開。

後來他開始寫志怪小說,同學張篤慶知道了,就罵他不干正事,難怪考不上功名。

他也沒有辯解,而是關起門來繼續創作。

忍受著外界的質疑與白眼,最終他寫就了流傳千古的《聊齋志異》。

《警世恒言》說, 事不三思終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在這世上,每個人都會遭受種種打擊和刁難。

與其在暴躁易怒中失去理智,不如試著壓住內心的情緒,遇事多忍一忍。

人生的路很長,耐得住辛苦、白眼和屈辱,方能熬到最后的柳暗花明。

2

能讓

《蘇東坡傳》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蘇軾在被貶黃州時期,除了結廬種地,平時還喜歡到處游玩。

一日在城里閑逛,有個醉漢沖出來,差點撞倒他。

面對無禮沖撞,蘇軾不僅沒有計較,反而主動退到一邊,給醉漢讓路。

看著醉漢罵罵咧咧地走遠,蘇軾自嘲地說:自喜漸不為人識。

秉持退讓之心,在起落無常的后半生里,他也避免了很多無謂紛爭,保全了自己。

俗諺說: 「善柔者不辯,善勝者不爭。」

懂得后退,凡事讓別人一步,才能避免在瑣事上消耗,專心趕路。

畫家陳丹青有次和朋友在一個小攤吃早飯。

店里伙計很忙,他們等不及了,便自己動手收拾起桌子。

結果沒過一會,來了位老頭,朝他們大喊:我還沒吃完,你們就把我的飯收拾了!

陳丹青說:要不我再給您買一份,給您賠罪了。

老頭卻不依不饒:不行,我的心情被你們破壞了,你們要賠償損失費。

朋友覺得荒唐極了,就要上去理論。

陳丹青拉住他,從口袋里掏出一些錢遞給老頭。

等打發了老頭后,陳丹青才解釋說:

和一個蠻橫的人講道理,接下來就是無休止的爭吵。

我讓一步,可以讓事情最小化,那為什麼不呢?況且我們還要趕時間。

朋友聽了,這才恍悟,點頭稱是。

現實中,難免會有很多磕碰,或是言語中的冒犯,或是小事上的爭端。

許多人覺得,遇事只要自己不理虧,就一定要據理力爭。

然而過于斤斤計較,總是寸步不讓,只會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沖突中。

《菜根譚》里說, 待人寬一分是福,處世讓一步為高。

讓步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包容的做人胸襟,更是低頭的處世智慧。

學會在心中藏山納海,少點計較,把更多時間和心力,花在更重要的人和事上。

3

能原諒

哲人貝爾奈說過一句話, 最高貴的復仇是饒恕。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經歷背叛,遭受傷害。

憎恨與原諒,其實不過一念之間。

怨恨別人,只能得到無盡的折磨,放下別人的過錯,得到的是心的解脫。

蘇軾和章惇,年輕時本是無話不談的好友。

後來由于政治立場不同,兩人逐漸走遠。

紹圣元年,章惇當上了宰相,上任后他開始清肅舊黨,蘇軾也未能幸免。

隨著他發出一張張貶謫令,蘇軾也一路向南流離,一家人妻離子散。

蘇軾六十歲時,章惇仍不放過,還將他貶到海南。

在當時,被流放海南這樣一個外化之地,基本不可能活著回來。

蘇軾到了那邊,也心如死灰,早早給自己準備了棺材。

曾經親密無間的朋友,轉眼就以死相逼,換做常人,早已對其恨入骨髓。

但蘇軾卻沒有。

後來,宋徽宗上位,章惇被罷免了相位,蘇軾卻得到赦免。

章惇的兒子怕蘇軾報復,就寫信向蘇軾求情。

收到信后,蘇軾立即回復說:

「軾與丞相定交四十余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所增損也……」

字里行間,不僅毫無怨懟,反而還勸章惇照顧好身體。

歷經命運浮沉后,對于他人施加的傷害,蘇軾最終選擇原諒,將恩怨一筆勾銷。

正如《了凡四訓》里說,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過去的不妨讓它過去,跳出了過往的恩怨糾葛,你才能享受當下的美好。

那些陳年的傷痛,若是反復撕扯,只會讓傷口日漸潰爛。

放下仇恨,卸下沉重的負擔,其實也是放過自己。

學會清零往事,用寬恕和原諒,趕走他人制造的陰霾,就能讓自己的世界充滿陽光。

蘇軾曾說過一句話: 「吾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他這一生,幾經沉浮,但所到之處,卻從沒有恩怨是非,永遠如赤子般活得通透。

所謂成熟,其實就是看不慣的人和事越來越少。

當你能包容的事情變多,內心就會越來越平和,能擾亂你心緒的事情就越來越少,人生也會越過越好。

韓國搞笑老媽給厭世臉兒子拍丑照成網紅,卻治愈無數人:帶娃不是人生的全部!
2023/06/30
日本人最憧憬的女神竟然是92歲的她!晚年獨居山林,卻活成了「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樣子 !
2023/07/01
台北室內景點推薦|精選12個台北雨天好去處!雨再大天再熱,也不影響假日好心~
2023/06/27
日本這一家四口搬到夢寐以求的北海道后,日常生活竟引來100000 人圍觀,網讚:羨慕哭了!
2023/07/04
3年來幾乎沒用過錢,這對小夫妻過著完全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沒想到就成了網紅!
2023/07/01
55歲「禁欲」大媽18平蝸居曝光,單身不婚,下鄉回村,卻被上百萬人羨慕.....
2023/07/04
開年第一爆款!劉亦菲首部都市劇!意外帶火這座又美又治愈的小城,網友喊話:想去!
2023/07/01
宜蘭景點推薦|不用開車就能到!5個絕美海景車站,遠眺太平洋超紓壓,掀灌籃高手回憶殺
2023/06/29
這個荷蘭小鎮,700年來不修公路,不買汽車,卻美上天!原來童話里不是騙人的!
2023/07/01
網友票選最想去的東亞城市TOP10!疫後旅遊別只衝日本,這些城市也是一生必去~
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