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腦梗塞,睡覺時經常腿抽筋預示血脂升高了,教你3招快速降脂防中風 - | 點知天下

happy 2023/03/16 檢舉 我要評論

現在很多人都飽受著三高的影響,除了最常見的高血壓、高血糖之外,

還有高血脂這一疾病,它是危害人體心腦血管健康的一大「兇手」。

人體一旦血脂過高,且不加以控制的話,就會導致很多心腦血管疾病出現,

常見的有動脈硬化、冠心病、腦梗塞等各種疾病,對人體健康危害嚴重。

血脂異常,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正在悄悄的奪取無數人的生命。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關注自身血脂狀況,就成了許多中老年人每日需要做的事情,

那麼如何從身體的變化判斷血脂的高低呢?

今天就來和你聊聊,晚上睡覺時,如何判斷自己的血脂高低?

首先,睡覺時,是否經常出現腿腳抽筋現象?

腿腳抽筋,是一件痛苦的事,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也覺得習以為常。

若是,在晚上睡覺時經常出現抽筋的現象,尤其是經常在腿部、前腳或者腳趾的部分,

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是血脂升高的表現。血脂的升高,會導致體內膽固醇代謝異常,

堆積在肌肉部位,堆積過多,就會阻礙血液的流通,從而出現抽筋的現象。

第二,晚上睡覺,是否經常有節奏的打呼嚕,呼嚕聲忽高忽低?

打呼嚕,也是一種病,有人就為此不斷的尋常防止睡覺打呼嚕的偏方。

然而,事實上,有些打呼嚕,其實就是由血脂升高導致的。如果和你同眠的人,

睡覺時經常是有有節奏的打呼嚕,呼嚕聲還忽高忽低,甚至有時會讓你有一種聽起來斷氣的感覺,

那就可能是血脂升高引起的,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也許能緩解。

第三,是否經常感到睡不夠,嗜睡?

高血脂會影響體內血液的流動,嚴重的還會造成血管堵塞,形成粥樣動脈硬化斑塊,

使血管變得很窄,導致血流不暢,從而使大腦產生供血不足,缺氧的情況,

就會引起人的嗜睡,經常會讓人感到睡眠不夠。

第四,睡覺之前,多觀察身體是否蒼白或者出現黃色結節的現象?

睡眠之前,可以多看看自己的腿腳皮膚變得蒼白,尤其是在抬腿的時候,

血脂高的人會因為血液流動不暢通,導致皮膚供血不足,變得蒼白,幾乎沒有血色。

當然除了看皮膚是否變得蒼白之外,還要檢查自己是否有黃色結節。

若是身體出現結節、疹子或者斑塊,呈現黃色、橘黃色或者棕紅色,

還經常出現在指關節、臀部、手背等等部位,就可能是血脂異常的信號了。

若是睡覺時,身體出現了這些異常,可能是血脂在悄悄身高,

平時就要多注意的生活方式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妨做到這些。

1.把枕頭墊低一些

血脂高的人,如果枕頭墊得太高,就會導致血液流動太慢,

大腦容易處于缺氧的狀態,會引起缺血性腦卒中。

2.睡前2小時,儘量少進食

血脂高的人,如果睡眠的時候,吃的食物沒有完全消化

,就可能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從而誘發腦卒中、冠心病的風險。

3. 睡眠時,儘量蓋輕一點的被子

冬季天冷,許多中老年人晚上睡覺都會蓋厚一點的被子。厚一點的被子固然更加保暖,

但是對于血脂高的人來說,可能造成呼吸困難,血液迴圈受阻,從而引起顱內壓增高,誘發腦卒中。

血脂升高的後果很嚴重,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在生活中,

一定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及時獲得體內血脂的資訊,

從而針對的改變自己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讓健康時刻陪伴著自己。

高血脂的禍根找到了!

醫生警示:3種食物再吃「血管會堵塞」

高血脂,是體內的脂類代謝發生紊亂,導致血脂水平過高。

它會影響血液的正常循環,導致機體出現一些異常的反應。

身體出現這3種癥狀,要儘快降低甘油三酯了

癥狀1、眼瞼黃色瘤

也就是皮膚下出現的脂肪沉積物。

它的大小、形狀不同,呈橙色或者黃色,眼瞼黃色瘤的出現意味著高甘油三酯或者高膽固醇。

一般在眼瞼上常見,但在肘部、膝關節也可出現,當甘油三酯降低後,黃色瘤也會隨之消失。

癥狀2、心腦供血不足的相關癥狀

甘油三酯含量過高,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

還會加速脂質在血管內的沉積,影響血液的正常循環,導致流向大腦、心臟及各個器官的血液不足。

大腦缺血會出現頭暈、麻木、意識模糊、嚴重頭痛等癥狀;

心臟缺血會出現胸痛等癥狀。

癥狀3、牛奶血

急性胰腺炎是甘油三酯升高的最大風險。

脂肪的消化吸收需要胰腺分泌出的酶參與,而長期高脂肪會使胰腺的壓力增加,易誘發胰腺炎。

如果此時再大量攝入脂肪或者酒類,會使分泌出大量的胰酶,

增加胰腺管內的壓力,使胰腺泡破裂,胰酶進入胰腺泡中,就會引起急性胰腺炎。

一旦出現急性胰腺炎,會使血液中的脂質滯留,出現牛奶血。

高血脂的「禍根」找到了,醫生警示:3種食物再吃,血液會粘如粥

食物1、酒

喝酒會對身體帶來多方面的危害。

酒精進入人體後,會激活脂肪中的脂肪酶,導致脂肪被釋放進入血液中;

酒精進入肝臟後,還會氧化消耗輔酶,使脂肪酸氧化不足,促進甘油三酯的合成。

酒精還會抑制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也易使血脂升高。

食物2、高糖類

比如冰淇淋、乳糖、甜品等。

因為糖分會轉化為甘油三酯,如果攝入大量的糖分,就會使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升高,

使血液變得粘稠,易形成斑塊,加速血管堵塞。

食物3、高脂肪、高膽固醇類

攝入過多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易使血脂比例失衡。

在短時間內,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加速血管堵塞,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生活中,這類食物有豬肉、豬肝、雞皮、油炸類等等。

血脂高,除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還要注意這3件事

第1件、多喝水

缺水時,甘油三酯的危害更大。

它是血液粘稠度升高的危險因素,如果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嚴重時會形成血栓。

建議早起時喝一杯溫水,即使是夏季,也要水不間斷。

除了單純的喝水外,還能攝入一些有益血管健康、能抵抗自由基損傷的物質抗氧化劑。

因為,氧化過程是導致血管損傷的主要「殺手」。

體內有機物氧化的過程中,會產生活躍性很強的自由基,對血管帶來很大的破壞,

血管一旦受到損傷,就更容易沉積膽固醇等物質。

第2件、邁開腿、減體重

邁開腿:

建議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腳踏車、爬樓梯等,超重者要適當增加運動量。

減體重:

邁開腿,最終會體現在減體重上,減輕體重是調血脂最直觀、

效果最佳的方法,同時血脂與血壓關係密切,因此對高血壓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第3件、勤檢查

建議血脂檢查時查這4項:

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這4項指標對心血管病的防治有指導意義,無論是國際指南,

還是我國血脂異常防治建議,都推薦這4項指標為血脂檢查的項目。

最後提醒大家——血脂並不是越低越好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是人體內所必須的營養物質:

膽固醇不僅參與細胞膜的形成,還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甘油三酯還是體內儲能的「大戶」。

國外有研究結果表明,血脂過低會增加癌癥的發生率。也有專家指出,

血脂偏低是長期營養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甚至惡性腫瘤的信號,要引起重視。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