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老實勤快,有的光說不練,有的能力出眾但不服管,有的城府深心機多,有的是關系戶等等,在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當中,有一類人很特別,他們靠著會「哭」會「鬧」,竟然還得到了領導的特別關照,這是什麼情況呢?
1、會「哭」的員工愛鬧騰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喝,這里面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 孩子還是嬰幼兒的時候,因為還不會說話,需要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而媽媽通過孩子的哭泣就知道孩子餓了,需要喂奶了,這可以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
第二層意思,孩子慢慢長大了,有時候看上了想要的玩具,而父母不給自己買,就會通過一哭二鬧來央求父母給自己買,雖然父母不情愿,但是央不住孩子的反復哭鬧,最后還是給孩子買了。
在職場中,領導當然不會喜歡愛「哭鬧」的下屬,可是有的人為了爭取到自己的利益,反復到領導那里哭鬧,領導也煩吶,對這類人,開又開不掉,用又不好用,領導有時候為了堵住他們的嘴巴,會適當向他們做出一些妥協,比如加薪的時候給他們中等偏上,為了就是不讓他們來鬧,其實這是很無奈的事。
2、會「哭」是一種工作技巧
在職場中,為什麼有的人總能得到領導的支持,獲得各種資源呢?就是因為會「哭」,這種「哭」當然不是哭鬧,而是將自己的工作情況和進度及時向領導匯報,以尋求領導更多的資源支持。
比如,如果你負責一個項目,遇到了大難題,這個時候就需要跟領導「哭」一下,尋求幫助,領導知道了你的工作進度和難點,也就會給你提供他最大的支持,去推動項目落地。
相反,如果你在遇到難題時,不懂得利用領導的資源,采取閉門造車的做法,最后工作沒有順利完成,領導就會覺得,你的能力有問題。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但是如果一個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哭,那就不是有奶吃了,而是有藥吃了,所以,「哭」需要掌握時機,才能有最大的效果。
所謂合適的時機,其實就是你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時機,根據每個領導的風格,采取不同的匯報節點,把自己的難點「哭」出來,尋求領導的支持和理解,自然也就能得到更多的傾斜「資源」。
3、會「哭」更容易博得同情
看《三國演義》,劉備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特別能「哭」,他的「哭」博得了「仁義」的美名,從一個賣草席的個體戶,一步步建立了蜀漢,可見會「哭」,也能產生巨大的價值。
人心都是肉長的,領導看到員工哭得那麼傷心,怎麼都會產生同情心,尤其是女性員工,用「哭」的效果更甚,只要不是特別過分的要求,領導都會適當考慮。
4、會「哭」是一種示弱的生存之道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之戰,剛開始吳國戰勝了越國,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在吳王面前采用「哭」和隱忍,迷惑了吳王,以為勾踐被他徹底征服了,才留下了勾踐的性命,誰知道勾踐在返回越國后,臥薪嘗膽10余年,最終將吳國吞掉了。
人性是同情弱者而排斥強者的,因為弱者對自己構不成威脅,而強者要麼是自己的競爭對手,要麼在職場混得比自己好,領導更是如此,表現得柔弱的下屬,對領導的威脅性很小,也更好管,而下屬太強,領導就會心存顧忌,害怕某一天下屬會取自己而代之。
所以,會「哭」其實是一種示弱的溝通方式,通過你的「哭」,來展示你的「弱」,既可以表明態度,進行自我保護,從而加強領導對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