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要是單論勇,那麼燕人張翼德絕對是三國中的頂流存在,但是若要是談到智謀,那麼張飛可能就要從頂流的位置一退再退了。
有勇少謀的張飛
甚至可以這麼說,在三國中猛張飛這個形容絲毫不夸張,但是張飛的那一句「俺也一樣」,也盡顯他是個智謀不足的莽撞人。
那麼問題來了,張飛脾氣如此火爆,從不甘心屈居于別人之下,為何他會對大哥劉備如此忠心呢?難道只是因為桃園的那一拜嗎?
桃園三結義
劉、關、張三人在桃園的這一拜,不僅讓三人情同手足,更是為后世留下了說不盡的佳話。眾所周知,東漢末年是個非常動亂的年代,皇室衰微群雄并起,不論是誰都想分上一杯羹。
而劉備雖是漢代皇室后代,但時距太過遙遠,早已沒有什麼名頭了,甚至為了生計,只得以編草鞋為生,但是他胸懷大志,非常有抱負。關羽當時又逃難江湖,也頗為的貧困,只有張飛一人,不僅有莊園,還是個賣酒肉的大戶。
正巧當時發出榜文招義兵,也正是因為招募義兵的契機,才讓劉、關、張三人初步相識。張飛此人有錢又豪氣,直接叫上二人去自己家吃飯,議論日后的大事,不想三人意見很快就達成了統一。
并于第二天就在張飛莊子后面的桃園內,迎著春風對著供桌,結拜為了同生共死的好兄弟。
三人雖然結拜,踏上了實現報復的道路,但是劉備的皇室后代的名氣并起不了什麼作用,三人一直處于到處歸附的狀態。
畢竟皇室后代是劉備自稱,沒有誰能證明,怎麼能與袁紹、公孫瓚、曹操這些本就在朝廷的干活兒的人比,奮斗了很久,也才當上了一個小縣尉而已。但是好在劉備曾經在游學期間,喜歡結交義士,結識了公孫瓚,因此劉關張三人便去投奔了公孫瓚。
公孫瓚
不得不說,劉備頗有籠絡人心的才能,在對抗袁紹有功后被封了官職,這里的百姓都很信服他,而這也非常符合劉備辛苦立起來的人設——
仁。
公元194年,曹操發兵攻打陶謙,陶謙自知不敵,便向田楷和劉備求救,劉備率軍救援,但是面對曹操大軍,也只能被迫防守。好在這時呂布出手了,呂布趁曹操不備偷襲后方,這樣一來也正巧解救了劉備,但是呂布無疑把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
陶謙讓徐州
面對曹操的回攻,呂布倉皇落敗,跑到徐州投奔劉備。而此時的劉備早已經是徐州的新主人了,原來是因為陶謙病危,出于對劉備的感恩,讓徐州給劉備,自此劉備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但遺憾的是不久后便丟了。
面對劉備的崛起,再加上袁術的強大,這就讓曹操很頭疼,但是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計策——脅迫皇帝發出圣旨,讓劉備攻打袁術。不得不說曹操這一招借刀殺人還真是厲害,不僅僅削弱了袁術這個「人」,就連劉備這個「刀」也被他算計上了,二虎相斗,他便可獲取最大的利益。
袁術
而劉備接到圣旨之后,也很果斷的就出兵了,但是由于徐州城需要有人防守,因此劉大哥便將張三弟留下看家,自己帶著關二弟前去討伐袁術。但是他在臨走前,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他的領地內,還有一只「白眼狼」——呂布。
呂布偷襲徐州
果不其然,呂布在劉備和關羽出兵后,便開始有了小動作,但是缺少了一個爆發的契機。正巧這時張飛這個暴脾氣把呂布的岳父給揍了一頓,這一頓揍可給呂布樂開了花,原來呂布早就聽從了袁術的挑唆,與他合作準備偷襲徐州。
本來呂布與劉備就是兩相利用的狀態,劉備需要呂布的強大來震懾,呂布需要劉備的徐州來蓄力。因此沒有了劉備和關羽的徐州,很快呂布就露出了獠牙,呂布大敗張飛,并且俘虜了劉備的妻小,而張飛則束手無策。
在沒保護好大嫂和孩子的情況下,張飛焦急的等待著劉備的到來,劉備得知徐州失守,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又成了俘虜,頓時心急如焚。率軍就往回趕,準備揍呂布這個白眼兒狼,但是顯然他低估了呂布,雖說呂布沒有多少謀略,但人家是三國戰力天花板,況且沒有謀略怕什麼,咱有智囊團。
在劉備幾次攻打都失敗后,張飛心中懊悔不已,一方面是丟失了大哥好不容易得來的根據地,另一方面是丟了大嫂和孩子。于是他向劉備請罪,訴說自己心中的想法,并且甘愿受罰,任憑劉備發落,劉備不愿制裁他,張飛心中愧意更深,于是準備拔劍自己了結。
不料被劉備一把抱住,奪過劍就扔在了地上,轉頭對張飛說
弟兄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了能補,胳膊和腿斷了怎麼接?
而劉備的這句話至今還在沿用!這句話一說完,關羽、張飛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
結尾
總而言之,不得不說這兄弟情著實令人羨慕,從劉備對張飛的安慰來看,也難怪後來關羽說什麼也得把大嫂送回大哥身邊了,也更加清楚趙云為何會不惜生命,去沖鋒陷陣救大嫂和侄子。那麼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